江蘇驚現(xiàn)非洲錐蟲病 兩種錐蟲病有何不同?
美洲錐蟲病狂虐美國,目前已經(jīng)確認感染超過30萬人,這種美洲錐蟲病被稱為美國“新艾滋病”(NewAIDS),只因該病潛伏患者體內初期沒有病征,而一旦發(fā)病,可能導致心臟衰竭或其他致命疾病。研究者表示如果及早發(fā)現(xiàn)感染美洲錐蟲病尚可治愈,但往往是病征后期才顯現(xiàn),增加了治療難度,目前還沒有安全有效的藥物可以治療,雖然目前兩種可以治療的藥物,但可能引致神經(jīng)損傷、惡心等副作用。
美洲錐蟲病的傳播途徑為:接吻蟲叮咬人類的皮膚,并留下糞便,在內的克氏錐蟲便可透過傷口或眼睛等進入人體,傳播美洲錐蟲病。目前所能觀察到的初期癥狀有發(fā)燒、全身痠痛、皮疹、腹瀉及嘔吐;可見癥狀則包括皮膚損傷及眼皮發(fā)紫、腫脹下垂等。
從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寄生蟲病所獲悉,江蘇省前一段時間報告了我國首例輸入性非洲錐蟲病病例。經(jīng)過一個療程的治療,病人各項臨床指標逐漸恢復至正常范圍。
非洲錐蟲病與美洲錐蟲病有何不同?
據(jù)介紹,錐蟲病分為非洲錐蟲病和美洲錐蟲病,是分別由采采蠅和錐蝽(俗稱臭蟲)傳播的人畜共患寄生蟲病。非洲錐蟲病又分為布氏岡比亞錐蟲病和布氏羅得西亞錐蟲病?;颊吣X部可出現(xiàn)炎癥,晚期可出現(xiàn)其他神經(jīng)系統(tǒng)癥狀,導致昏迷并造成死亡,但如能及早用藥治療,一般可以痊愈。我國無采采蠅分布,但部分地區(qū)有錐蝽分布,一旦美洲錐蟲病輸入我國,有可能造成局部傳播。
中國疾控中心寄生蟲病所所長周曉農(nóng)建議,對援非、赴非務工人員應進行包括錐蟲病等在內的熱帶病防治知識教育。要加強我國少見、罕見輸入性寄生蟲病的病原學診斷、治療技術儲備,盡快建立特效治療藥物、診斷試劑的國家儲備。針對罕見、新發(fā)及危害嚴重的寄生蟲病,加強實驗室與防控設備的配置和保障,全面提升寄生蟲病所的研究、防控和應急處理能力。
- 上一篇:北京今年已報告超500例麻疹 2015/3/13
- 下一篇:流感、麻疹、流腦等到了高發(fā)季 2015/3/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