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5分鐘即可確診瘧疾!——細胞芯片可拯救2億人
全球每年有2億人感染瘧疾,66萬人因此喪命。瘧疾以斯氏按蚊為傳播媒介,瘧原蟲寄生在人體紅血球中引起發(fā)熱和貧血等癥狀。
日本產(chǎn)業(yè)技術綜合研究所健康工學研究部門生物標志物解析研發(fā)小組的片岡正俊開發(fā)出了用于瘧疾診斷的細胞芯片。片岡在2014年2月21日舉行的“Trillion Sensors Summit Japan 2014”上,以“拯救2億人,瘧疾快速檢測法實用化”為題發(fā)表演講,介紹了細胞芯片的開發(fā)動向。
日本產(chǎn)綜研的片岡正在發(fā)表演講
可實現(xiàn)快速診斷的高靈敏度、易操作診斷設備
目前,診斷瘧疾通常采用的方法是用光學顯微鏡觀察染色的紅血球。這種方法需要成熟的先進觀察技術,檢測靈敏度約為0.01%,在1萬個感染的紅血球中只能找出1個,確診大約需要40分鐘。
高精度診斷法需要利用基于PCR法的專用裝置做長時間檢查。而簡易檢查技術的檢測靈敏度與采用光學顯微鏡的診斷基本相同,有可能會誤判為陽性。在目前瘧疾的確診需要一定的時間和手段的情況下,錯誤的投藥會導致抗藥性瘧疾的蔓延。
因此,快速診斷要有靈敏度高而且易操作的診斷設備。片岡開發(fā)的技術是用細胞芯片來診斷。這種細胞芯片的特點是,檢測靈敏度比PCR法診斷要高出一位數(shù),且只需大約15分鐘就能得出診斷結果。
具體來說,就是產(chǎn)綜研獨有的在聚苯乙烯芯片上制作20944個直徑105μm、深50μm的小孔(微反應室),在每個微反應室,單層排列130個紅血球的技術。戲通過對芯片的表面處理以及精心設計微反應室的形狀而實現(xiàn)的。
檢測原理是,在細胞芯片的各微反應室上排列的血液中,只有瘧原蟲的細胞核會與熒光染色液混合。用專用檢測裝置等讀取細胞芯片,就能找出瘧原蟲。因此,只要知道相應的微反應室的位置,就能挑出發(fā)現(xiàn)的瘧原蟲,確定瘧疾類型也更為容易。
現(xiàn)在,片岡正在與企業(yè)合作開發(fā)可從血液中只簡單分離紅血球的“紅血球分離過濾器”,以及檢測熒光反應的專用檢測裝置。而且,正在與正與埃塞俄比亞及烏干達等非洲各國的研究機構和醫(yī)院等共同推進對試制的細胞芯片和檢測裝置進行驗證的實驗。片岡表示,“希望2年后實現(xiàn)商品化”。
- 上一篇:寄生蟲-阿米巴 2014/3/2
- 下一篇:秘魯多地暴發(fā)登革熱 目前已致千余人感染 2014/3/2